第一百零四章 吴中水利书-《逍遥秀才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萧天锐越读越心惊,他完全被书中的想法深深的惊到了,安奈住兴奋的心情他兴趣盎然的一口气看完了整册书页,二十余万字,整整二十万余字,用了几个时辰被他逐字逐句的看完,此时夜也很深了。

    一本厚厚的《吴中水利书》主要是针对太湖常年水患不断而写。

    秦飞书中主要阐述了几个重要观点:

    (一),在太湖流域上游多修大型水库堤堰,以绝西来之水,使不入太湖,有条件的地方直接引水流入长江,并在各处修建水闸,遇洪水关闭闸门减轻太湖洪水压力,旱情时开闸放水灌溉滋补太湖。

    (二),朝廷强力根除太湖周边‘围湖垦植’现象,甚至不排除加大太湖湖水面积和深度,还原太湖本身所具有的储水功能,使太湖旱能灌涝能囤,减少下游压力。

    (三),疏浚娄江,浏河,加深加宽河面,严重弯曲的地方加以改道,使太湖水能畅通无阻的流入长江。

    (四),“大黄浦乃通吴淞江要道,今下流壅遏难流,傍有范家浜至南跄浦口,可径达海,宜浚令深阔,以达泖湖之水。”,深浚吴淞江,在其下游开浚黄浦塘与吴淞江之间的范家浜,实现吴淞江与黄浦江的合流。书中隐隐提到“黄埔夺淞”一词。

    (五),掘太浦河,泖河引太湖,淀山湖入黄埔江,直接减轻娄江,浏河,吴淞江因河流流程距离长所引起的太湖泄洪速度缓慢现象。

    洋洋洒洒的二十万字,秦飞从太湖流域的危害,治理,预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,需要疏浚,改道,建坝,造湖的地方也都在地图上详细的标明,特别是“黄埔夺淞”和掘太浦河,泖河入黄埔,这两个观点最令人惊艳。

    当然,如果是一个后世的人拿来看,尼玛的,这不就是太湖流域地图么,有什么大惊小怪?

    但不要忘了现在是在大夏,一个不同时空况且提前了几百上千年的大夏,这些个想法,饶是一个向来宠辱不惊,淡定冷静的首辅萧天锐也不禁瞠目结舌,久久的没有回过神来,这想法也太逆天了,以前工部那些关于太湖河道的治理条例,在秦飞的《吴中水利全书》面前简直不值一提,甚至连个屁都算不上。
    第(2/3)页